深圳五金噴涂是五金制品加工中不可或缺的環節,選擇合適的噴涂類型(液體或粉末)需結合產品用途、材質、環保要求和成本預算。
?
但五金噴涂的質量直接影響產品的耐腐蝕性、美觀度和使用壽命,其核心在于規范的工藝流程與全環節的質量控制。
一、五金噴涂工藝流程(以最常見的 “粉末噴涂” 和 “液體噴涂” 為例,核心環節一致)
1. 前處理(決定涂層附著力的關鍵環節)
脫脂:去除五金表面的油污、油脂(如沖壓油、手印等),常用方式:
溶劑脫脂(如汽油、酒精,適用于輕度油污);
堿性脫脂(如氫氧化鈉溶液,適用于重度油污,需控制濃度和溫度);
超聲波脫脂(高效清潔復雜結構件,適合精密五金)。
除銹 / 除氧化皮:針對鋼鐵件(除銹)或鋁合金、鋅合金等(除氧化膜):
除銹:酸洗(鹽酸、硫酸溶液,需控制時間避免過腐蝕)、噴砂(物理打磨,適合要求粗糙表面的工件);
除氧化皮:鋁合金常用堿蝕或酸蝕,去除自然氧化膜,露出新鮮基體。
表面調整:
磷化處理(鋼鐵件):通過化學反應在表面形成一層均勻的磷化膜(結晶狀),增強防銹能力和涂層附著力;
鉻化 / 無鉻鈍化(鋁合金):替代傳統鉻酸鹽處理,形成鈍化膜,提升耐腐蝕性(環保要求下優先無鉻工藝)。
清洗與干燥:
用清水沖洗殘留的化學藥劑(避免殘留藥劑影響涂層),必要時用去離子水清洗(防止水質雜質附著);
烘干(60-120℃,根據材質調整),確保表面無水分(水分會導致涂層起泡、針孔)。
2. 噴涂(決定涂層均勻性和外觀的核心步驟)
粉末噴涂:
靜電吸附:通過靜電噴槍使粉末涂料帶負電,五金件接地帶正電,利用正負電荷相吸將粉末吸附在表面;
參數控制:噴槍電壓(60-100kV)、噴涂距離(15-30cm)、出粉量(根據工件大小調整),確保涂層厚度均勻(通常 60-120μm)。
液體噴涂(噴漆):
涂料調配:按比例混合漆料、固化劑、稀釋劑(控制粘度,如涂 - 4 杯粘度 15-25 秒),攪拌均勻并過濾(去除雜質);
霧化噴涂:通過噴槍將液態涂料霧化,均勻覆蓋工件表面,控制噴涂壓力(0.3-0.5MPa)、走槍速度(避免流掛或露底)。
3. 固化 / 干燥(決定涂層性能的關鍵環節)
粉末噴涂固化:
高溫烘烤:將吸附粉末的工件送入烤爐,在 180-220℃(根據粉末類型調整)下烘烤 10-20 分鐘,使粉末熔融、流平并固化成膜;
注意:升溫速率需均勻(避免工件變形或涂層開裂),保溫時間確保完全固化。
液體噴涂干燥:
溶劑型漆:自然晾干(溶劑揮發)或低溫烘烤(60-80℃,加速干燥);
水性漆:控制環境濕度(50%-70%),烘烤溫度 80-120℃(避免溫度過高導致涂層起泡)。
4. 后處理與檢驗
冷卻:固化后自然冷卻或強制風冷(避免高溫下工件沾染灰塵);
外觀檢查:目視或燈光下檢查涂層是否有缺陷(如針孔、流掛、色差);
性能測試:抽樣檢測附著力、厚度、耐腐蝕性等(見下文質量控制要點);
修補:對局部缺陷(如漏噴、針孔)進行補噴和二次固化(需打磨周邊涂層確保附著力)。
二、質量控制要點(全流程關鍵節點)
1. 前處理環節控制
脫脂效果:用 “水膜測試” 驗證 —— 脫脂后工件表面噴水,水膜應均勻連續(無斷點),否則說明油污未除凈(會導致涂層脫落);
磷化 / 鈍化質量:
磷化膜:厚度 5-10μm,結晶均勻(用放大鏡觀察無疏松),耐蝕性通過 “鹽霧測試 30 分鐘無銹蝕” 驗證;
鈍化膜:鋁合金鈍化后表面應無掛灰、無腐蝕斑點,附著力通過 “劃格試驗”(劃格后膠帶粘揭無脫落)驗證;
干燥程度:烘干后工件表面溫度降至室溫,用紙巾擦拭無水分痕跡(水分會導致涂層起泡)。
2. 噴涂環節控制
涂層厚度:
粉末噴涂:用涂層測厚儀(如磁性測厚儀)檢測,單點厚度偏差≤±10μm,平均厚度符合設計要求(如戶外件≥80μm);
液體噴涂:濕膜厚度用梳規測量,干膜厚度根據涂料固含量換算(如固含量 50% 的漆,濕膜 100μm 對應干膜 50μm);
均勻性:避免局部過厚(流掛)或過薄(露底),復雜結構件(如凹槽、邊角)需調整噴槍角度確保覆蓋;
粉末 / 漆料質量:
粉末涂料:粒度分布(10-90μm,過粗易導致涂層粗糙,過細易飛散浪費),靜電吸附率≥90%;
液體漆:攪拌均勻,無沉淀、無雜質(過濾后使用),粘度穩定(每 2 小時檢測一次)。
3. 固化環節控制
溫度與時間:烤爐內放置溫度記錄儀,確保實際溫度與設定溫度偏差≤±5℃,保溫時間誤差≤±1 分鐘(溫度不足導致固化不完全,涂層易刮花;溫度過高導致涂層變色、脆化);
固化后性能:
硬度:用鉛筆硬度計測試(≥2H,避免指甲刮花);
附著力:劃格試驗(ISO 標準,劃格間距 1mm,膠帶粘揭后涂層脫落面積≤5% 為合格);
耐沖擊性:用沖擊試驗機測試(50cm 高度落錘沖擊后涂層無裂紋、無脫落)。
4. 外觀質量控制
缺陷檢測:在標準光源(如 D65 光源)下,距離工件 50cm 目視檢查:
無針孔(直徑>0.5mm 為不合格)、無流掛(長度>5mm 為不合格)、無橘皮(表面波紋度超標);
色差:用色差儀檢測,ΔE(色差值)≤1.5(不同批次工件色差需控制在可接受范圍);
光澤度:用光澤度儀檢測(如高光涂層≥85°,啞光涂層≤30°,符合設計要求)。
5. 環境與設備控制
噴涂環境:
潔凈度:粉末噴涂車間應達到 10 萬級潔凈度(避免灰塵附著導致涂層顆粒);
溫濕度:液體噴涂車間溫度 15-30℃,濕度 40%-60%(濕度超標易導致水性漆起泡);
設備維護:
噴槍:定期清理噴嘴(避免堵塞導致涂層不均),靜電噴槍每周校準一次電壓;
烤爐:每月校準溫度傳感器,清理爐內雜質(避免掉落污染工件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