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莞五金噴涂是五金制品表面處理的核心工藝之一,通過在五金基材(如鋼鐵、鋁合金、鋅合金等)表面涂覆一層或多層涂料,既能提升產品外觀質感,又能增強防腐蝕、耐磨、抗刮擦等性能,廣泛應用于家具五金、汽車零部件、電子配件、建筑五金等領域。
?
五金噴涂需嚴格遵循 “前處理→噴涂→固化→后檢驗” 四大環節,任一環節把控不當都會影響最終涂層質量(如脫落、起泡、流掛等)。
1. 前處理:決定涂層附著力的關鍵
前處理的核心是去除五金基材表面的油污、銹跡、氧化層,并形成一層 “過渡層”(如磷化層、鈍化層),提升涂料與基材的結合力。流程如下:
脫脂除油:通過堿性清洗劑(如氫氧化鈉溶液)或溶劑(如白電油,需合規使用)浸泡、噴淋,去除基材加工過程中殘留的切削油、指紋油;
除銹 / 除氧化層:
鋼鐵件:采用酸洗(鹽酸、硫酸溶液)去除銹跡,或噴砂(石英砂、鋼丸)物理打磨,同時增加表面粗糙度;
鋁合金 / 鋅合金:采用化學拋光或陽極氧化(部分場景),去除表面氧化膜,避免涂層起泡;
磷化 / 鈍化:鋼鐵件常用磷化處理(形成磷酸鹽保護膜,增強防腐蝕),鋁合金常用鉻酸鹽或無鉻鈍化(環保要求),提升涂層附著力;
清洗干燥:用純水沖洗殘留的化學藥劑,避免鹽分殘留導致涂層后期脫落;最后通過熱風烘干(80-120℃),確保基材表面完全干燥(含水率≤0.5%)。
2. 噴涂作業:控制涂層均勻性與厚度
根據涂料類型選擇對應設備,核心是控制 “噴涂壓力、涂料粘度、噴涂距離” 三大參數:
靜電粉末噴涂:
粉末攪拌:將粉末涂料(如環氧粉末、聚酯粉末)加入供粉桶,攪拌均勻(避免結塊);
靜電施加:噴槍接高壓靜電(60-100kV),粉末帶負電,被帶正電的五金件吸附;
噴涂距離:控制噴槍與工件距離 15-30cm,過近易導致涂層過厚(流掛),過遠易導致粉末吸附不足;
涂層厚度:通過噴涂時間控制,常規厚度 50-120μm(戶外件需≥80μm,增強耐候性)。
液體噴涂(水性 / 溶劑型):
涂料調配:按比例稀釋涂料(水性漆用純水,溶劑型用專用稀釋劑),調整粘度至 15-25s(涂 - 4 杯測試);
氣動噴涂:壓縮空氣壓力控制在 0.3-0.5MPa,噴槍口徑選擇 1.2-1.8mm(小件用小口徑);
多層噴涂:如需高光澤或厚涂層,需分 “底漆→面漆→清漆” 多層噴涂,每層之間需干燥(表干 10-20 分鐘)。
3. 固化處理:確保涂層性能穩定
固化是涂料從 “液態 / 粉末態” 轉化為 “固態膜” 的過程,需嚴格控制溫度和時間:
粉末噴涂固化:環氧粉末固化溫度 180-200℃,時間 15-20 分鐘;聚酯粉末(耐候型)固化溫度 200-220℃,時間 20-25 分鐘;
液體噴涂固化:水性漆低溫固化(60-80℃,30 分鐘),溶劑型漆可常溫自干(24 小時)或低溫烘烤(80℃,1 小時);
注意事項:固化爐溫度需均勻(溫差≤±5℃),避免局部過熱導致涂層變色、開裂。
4. 后檢驗與修整
噴涂完成后需通過多項檢測,確保產品合格:
外觀檢驗:目視檢查涂層是否有流掛、針孔、橘皮、色差(對比色卡);
性能測試:
附著力:劃格測試(用百格刀劃 1mm×1mm 方格,膠帶粘貼后無脫落為合格,國標 GB/T 9286);
硬度:鉛筆硬度測試(≥2H 為常規要求,用鉛筆在涂層表面劃動,無劃痕為合格);
防腐蝕:中性鹽霧測試(NSS 測試,常規要求 48-96 小時無銹點,戶外件需≥120 小時);
修整:對局部瑕疵(如小針孔)用補漆筆修補,多余涂層用砂紙輕輕打磨。